HEARTYME.COM ~ LIVING WITH HEART、MAKE IT HAPPEN
  • Welcome 首頁
  • Blog & News
  • Collections 嚴選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品牌專案工作室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專頁
    • Where's good 哪兒好生活誌
      • heartyme.com - Nature
    • 曼圖學苑Facebook
      • 曼圖學苑 Web Site
  • About us 源起
  • Contact us 與我們聯絡
  • Welcome 首頁
  • Blog & News
  • Collections 嚴選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品牌專案工作室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專頁
    • Where's good 哪兒好生活誌
      • heartyme.com - Nature
    • 曼圖學苑Facebook
      • 曼圖學苑 Web Site
  • About us 源起
  • Contact us 與我們聯絡
Search

Balancing.

[好文分享]專訪PEPPER'S創辦人Emma:生如《鬼怪》, 打開哪一扇門,才能找到神的變數?

7/31/2017

 
Picture

專訪PEPPER'S 創辦人陳艾瑪
生如《鬼怪》, 打開哪一扇門,才能找到神的變數?

編輯 林玲瑩  30雜誌潮人物 │ 2017-3-15

Picture
​
​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中有一段獨白:
究竟要打開哪一扇門,才能找到神的變數? 

人的意志超強的時候沒有打不開的門, 
我打開的那扇門,就會成為神的「變數」。

這是PEPPER’S 品牌創辦人陳艾瑪(Emma)最喜歡的一段話。當你迷惘時,何不相信自己?

說起PEPPER’S這個品牌,你可能還有點陌生,但講到「天馬包」,許多上班族的手邊可能就有一個。精緻的小天馬吊掛在皮包上,代替我們追尋天際的夢想,天馬胸口的方型鑽石,則象徵包包就像胡椒(Pepper),是生活的調劑品。

PEPPER’S的包款幾乎都由Emma親手設計,除了賣商品,她更想販售「幸福」。

從復興美工畢業後就進入職場,Emma自嘲不會讀書,但她的靈感來源和人生觀,來自漫畫和戲劇。

韓劇可以連看100遍,不是迷戀帥氣的歐巴,或是哈韓族,而是從中學人生哲理。像偵探一樣拆解結構、反覆推敲,編劇為什麼這樣安排,一句話前後的關連?這則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發?

除了當紅的韓劇《鬼怪》,Emma也沉迷過本土長壽劇,從數百集的劇情架構中找出他們大受婆媽歡迎的祕密;還鑽研日本漫畫《將太的壽司》,從主角對每一種食材及上菜順序的堅持,發掘工作的熱情,遇到挫折如何自處。


在30歲之前,Emma的人生除了賺錢養家,不作他想。直到創業前夕,她開始和自己對話,「將太找到了他的熱情,那我呢?」

火燒房子,乾脆擺攤賣雞翅
Emma從小就與縫紉有淵源。媽媽在菜市場邊幫人家縫製及修改衣服,小學就會操作工業用的裁縫機,面對成堆的布料,她因此立定志願,長大不要做服飾。

沒想到高中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幫人畫繡花,80年代台灣成衣業很興盛,月薪一萬五,比起當時高職畢業有二萬一,Emma還得同時兼差好幾份工填補家用。

舉凡佛像雕塑母模、畫壁畫、做櫥窗設計、擺地攤、補習班櫃台、夜市叫賣、洗頭小妹、言情小說封面……,當同齡人還是無憂無慮的學生,Emma很早就在社會上求生存。

她曾靈機一動,把文具店不要的文具重新包裝成驚喜包後售出,也憑藉「憨膽」,自學手繪POP,把作品收集在復興商工的一只木箱裡,沿街拜訪店家,招攬生意。

「雖然一個生意都沒有成,但我從來沒想過被拒絕怎麼辦?只有想過我要做什麼。」現在回想,Emma靦腆地笑著。

小時候住在違建區,全家人主要仰賴媽媽的收入維生。有一次火燒房子,一整排鐵皮屋很快竄滿濃煙,弟弟的物品被燒到只剩下一雙藍白拖、睡褲,還有一台烤焦的Game Boy,而自己念美術班時期累積的作品,雕塑、油畫都燒個精光。

看著眼前付之一炬的房屋,圍觀民眾愈來愈多,Emma卻突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我們應該滷一鍋雞翅或豆干,來做點小生意。

「既然房子都已經燒掉了,乾脆來想怎麼面對。」 她說,自己並非冷血,而是一種求生的反射動作。

30歲幸福關鍵者,父母成熟社會才幸福
每個人心中有兩匹狼,一頭是善,一頭是惡,你最常餵養哪一匹?決定了你的思想。

21歲媽媽過世,Emma和兩個弟弟一肩扛起家計。每天下班回家小憩2小時,再起來連夜畫圖接案,白天接著上班,一天斷斷續續只睡5小時,她形容自己當時是「忙到沒空停下來思考」。

從小缺乏安全感,Emma也學會看人臉色、隱藏自己的情緒,面對痛苦,就是看著傷口,一層層地剝開找原因。「即使有人衝著我大罵,我還可以過濾他的情緒,分析他想講什麼。」她面不改色地說。

直到身為人母,她才學會以超然的眼光看待,理解到父母也是凡人,許多時候,他們也只是盡力了。

這也是為何PEPPER’S的消費者鎖定在20~30歲的上班族,這群人,是Emma口中的「幸福關鍵者」。

在30歲前後,女性會遇到生育,男女要一起養育小孩,又要有能力在社會上生存。「唯有父母成熟,可以處理好自己和孩子,整個社會才會幸福。」Emma篤定地說。

如果品牌是一個人,在Emma心中,PEPPER’S的原型,就是知名影星奧黛麗赫本,充滿愛與祝福,舉手投足,散發著人們與生俱來的自信與魅力。
Picture
Emma認為,揹上包包,你就是自己的設計師,搭配出屬於自己的氣質。
她將公司中文名取名鴻月,分別截取爺爺跟奶奶的名字其中一個字,而英文名則是Keenmoon,親近月亮,諧音是「金門」。

「母親與奶奶是影響我很深的兩個人,」Emma是金門人,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11歲才來台北和父母團聚。她自承,母親、奶奶在她成長過程占了很大的份量,一個對她無微不至,把她寵成小公主;一個讓她學習到成長的韌度,使女孩懂得感恩與祝福。

管理心法:找出每個人心中的鑰匙 
創辦人、主管、妻子、媽媽、媳婦,許多人在這些角色中分身乏術,清瘦嬌小的Emma卻一肩扛起,遊刃有餘。

事業和家庭不是一道選擇題,Emma回憶,從原公司離職到創業前,她恰好懷孕,嚴重的害喜讓她什麼事都做不了,索性花了數個月在家規畫品牌,無形中堅定了創業的意念。

身兼母職和主管,她發現,帶領員工和帶孩子某部分很像:找到每個人心中的鑰匙。這把鑰匙是一個共識,找出一件事的本質和目標。她解釋。

PEPPER’S行銷總監呂安琦從旁觀察說道,Emma特別在於,會給員工犯錯的時間跟機會。

Emma自己則解釋,就像帶小孩,我會讓他們在安全範圍內做一點事,只要不會造成品牌的致命傷,就算跌倒流血,也是機會教育。

另外,她充分授權員工,從不打電話過問專櫃銷售狀況,也不隨意調動庫存,讓對方知道他有主導權。

「我需要的不只是人才,而是有共識的人才。團隊最怕豬隊友,但他為什麼變成豬?只是沒有人把他框進來。」這是Emma的帶人心法。

品牌成立七年,目前的計畫是鎖定海外,已經和星馬跟澳洲合作,希望把台灣的設計發揚海外。

40歲女人的醇韻,泰然自得
訪談到最後,Emma突然感慨,人到一定的年齡會開始沉澱,靜思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慢慢去分析,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找出答案。

那麼找到答案之後呢?Emma給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答案:「突然發現,佛說一切皆空。」

近年接觸佛法,Emma的辦公室入口,擺著一尊朋友贈送的陶土觀音像,神情自若地跨坐在岩石上,就像此刻眼前的她,不論順逆境都怡然自得。
Picture
身形嬌小的Emma實則內心強大。

PEPPER’S創辦人陳艾瑪給《30》世代的話:
工作就像爬樓梯,每當你要往上凳,你都會很痛苦,因為必須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但是沒關係,因為工作恰恰是你人生中最不需要在意的事,卻是你最可以鍛鍊的地方,當工作上鍛鍊好了,生活品質、自信也會隨之提升。


圖片提供│PEPPER’S
​PEPPER'S好文分享
文章來源、出處,30雜誌:http://www.30.com.tw/webonly_content_1399.html

Comments are closed.

    Author

    在heartyme.com,我們只愛對生活有意義的事!

    hearty是爽朗的、旺盛的、誠懇的、和譪的、熱情的與精力充沛的!而me是表示我、我的!
    我們決定做一件事,就是用熱情與誠懇(hearty)的態度,嚴選在生活中超實用且有意義的資訊與商品,讓每一個"我(ME)",在消費的同時,擁有與生活共鳴的感受! 

    Archives

    June 2020
    February 2018
    Octo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December 2016
    April 2016
    December 2014
    July 2012
    June 2012
    May 2012
    April 2012
    January 2012
    December 2011

    RSS Feed

Copyright by heartyme.com
  • Welcome 首頁
  • Blog & News
  • Collections 嚴選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品牌專案工作室
      • Angela's Hearty Studio 專頁
    • Where's good 哪兒好生活誌
      • heartyme.com - Nature
    • 曼圖學苑Facebook
      • 曼圖學苑 Web Site
  • About us 源起
  • Contact us 與我們聯絡